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成套电气二次配线工艺守则

发布时间:2022-10-26 15:16:00来源:南京汉墨电气有限公司
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二次配线工艺守则编号QC7.5-05-08
页    数共6页   第1页

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工艺守则规定了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中二次辅助回路配线加工应遵循的原则。适用我公司生产的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辅助回路的二次配线安装。                 2 引用标准        GB50171-1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CECS 49-1993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验收规范                 3 材料 3.1 导线        常用二次配线     表1

型号规格标称截面(mm2)颜色使用场合
BV1/1.131没有活动的场所
1/1.371.5
1/1.762.5
1/2.244
1/2.736
BVR7/0.431有活动的场所
7/1.521.5
19/0.32
7/0.682.5
19/0.41
7/0.854黑或黄绿相间接地线
19/0.52
7/1.046
19/0.64
RV 0.5连接电子器件的小电流低电平电路
 0.3

3.2线夹、绝缘纸板、尼龙扎带、缠绕管、各种规格行线槽、标记套、各色套管、接线鼻等。        4 设备工具

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         二次配线工艺守则编    号QC7.5-05-08
页    数共6页   第2页
4.1 设备     液压钳 4.2工具         剥线钳、尖嘴钳、斜口钳、弯线钳、压线钳、剪刀、适用套筒扳手、螺丝起子、内六角扳手、活络扳手、对线灯。           4 工艺过程 5.1 安装准备 5.1.1 阅读图纸,考虑线路排线方案。 5.1.2 领取与图纸要求相符合的导线及标记套、线鼻、行线槽等。 5.1.3 按二次接线图核对辅助回路元件是否配齐、正确,检查元件表面质量状况。 5.1.4 按二次接线图(布置图)粘贴元件标号。标号一般粘贴在该元件正中上方的金属构架上,如元件上方不能粘贴标号时,可就近选择适当位置粘贴。 5.2 安装过程及工艺要求 5.2.1 按配线途径量线,正确落料。且两端做好记号或套上标记套,即按配线途径进行敷设。应做到横平竖直,层次清楚,用尼龙扎带捆扎时应注意形状美观,保持线束平直挺括,捆扎时扎带应锁紧,扎带锁头位置一般放在侧边上角处,尼龙尾线留有3mm长为宜。         也可将二次线敷设在专为配线用的塑料行线槽内。此时,只需将导线清理整齐而毋需捆扎。 5.2.2 二次线在敷设途中可依次分出或补入需要连接的电器之导线而逐渐形成总体线束与分支线束。 5.2.3 导线应按二次线图正确接至各电器元件及端子上。在接上前应套上标记套。将多余的导线剪去,用剥线钳剥去适当长度的绝缘层,并除去芯线表面的氧化膜及粘着物。BV型导线根据连接螺钉大小弯制羊眼圈,弯圈的方向应与螺丝紧固的方向一致。BVR型导线则在端头套上适用的接线鼻,用压线钳(液压钳)压紧后搪锡。将羊眼圈(或接线鼻)接于所接端头上旋紧螺钉。 5.2.4 元器件的金属外壳必须有可靠接地。   6 工艺要求 6.1 线路敷设布置时,总体线束与分支线束应保持横平竖直、牢固、清晰美观。 6.2 线束原则上应避免在发热元件上方敷设。若必须敷设时应符合表2所规定的要求。 6.3 塑料行线槽的配置可只配置于纵向(或横向)总体线束,分支线束不配置。也可  
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         二次配线工艺守则编    号QC7.5-05-08
页    数共6页   第3页
体线束与分支线束全部配置。表3
发热功率(W)电器元件、电子元件等与发热件之间需保持的距离
上   方侧面下方
元件允许60℃时元件允许50℃时
7.530401010
15301001010
20~501002002020
75~1001003003030
1501503003030
2001504003030
6.4  线束敷设途中,遇有金属障碍物时,则应弯曲绕过,导线与金属间应保持4mm以上。         6.5 当线束穿过金属件时,金属件上一般要套橡皮圈加以防护。如防护有困难时,二次线束必须包以塑料带。 6.6 二次线的敷设不允许从母线相间或安装孔穿出。 6.7 二次导线的固定 6.7.1 二次导线用支架及线夹固定。支架的间距:低压柜一般情况下,横向不超过300mm,纵向不超过400mm;高压柜一般情况下,横向不超过500mm,纵向不超过600mm。 6.7.2 安装线夹时,可按导线数量之多少选用不同规格的线夹。凡是不接线的螺钉应全部紧固,以防止螺钉脱落。 6.7.3 线束固定要求牢固,不松动。在2个固定点外不容许有过大的颤动,当线夹与线束间有空档时,可用残余线头去填补,并可适当加垫塑料或黄蜡绸,以防止松动。 6.8 过活门处之线束,应将一端固定在柜箱的支架上,另一端固定在活门的支架上,这一段线束的长度应是活门开启到限度时,两支架间距离的1.2~1.4倍。并弯成U形,外面套上缠绕管,以保证活门在开启过程中不损伤导线。 6.9 活门与柜、箱间过门支架导线的配置如图一、图二。 6.10过门处若导线数目较多时,为保证澳门开闭顺利,及避免损伤导线,可从二处或 二处以上过门。 6.11扎带的位置,两扎带捆扎距离一般在100~150mm左右要求一台产品内或一产品段 内距离应一致。在线束始末两端弯曲及分线前后,必须扎牢,而在线束中间则要求均  
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         二次配线工艺守则编    号QC7.5-05-08
页    数共6页   第4页
匀分布。表3
发热功率(W)电器元件、电子元件等与发热件之间需保持的距离
上   方侧面下方
元件允许60℃时元件允许50℃时
7.530401010
15301001010
20~501002002020
75~1001003003030
1501503003030
2001504003030

     6.13 仪表、继电器、电器设备、端子排及连接的导线均应有完善、清楚、牢固正确的标记套(号码管),元件本身的连接可不用标记套。标记套的方向,羊眼圈的弯制方向与尺寸如图三、表3所示。 6.14 导线接好后,从接头点垂直方向看去应无羊眼圈导体外露。 6.15 同一端头一般只能接一根导线,严禁同一端接三根或三根以上导线。若需要接二根导线时,两导线之间应垫以精制平垫圈。 6.16 导线接入电度表时,应将导线剥去一段绝缘层,对折后插入接线盒孔内。导体在接线盒内应有足够长度,二只螺钉全部接触,然后将二只螺钉全部紧固。  
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         二次配线工艺守则编    号QC7.5-05-08
页    数共6页   第5页

               6.17 接至发热元件的一端,导线应套一段瓷珠(套)。        
        6.18 二次线接在端头上应有防松装置。接头螺母及螺钉上紧应使用合适工具,螺母螺钉上紧后不应有起毛及损坏镀层现象。 6.19 二次导线接入母线时,需在母排上钻φ6的孔,用M5螺钉连接。 6.20 如二次元件本身具有引出线时,应通过端子过渡后才能与盘内二次线连接。接线端应就近固定。若引出线过短时,应采用锡焊的方法与二次导线联接,外面再套上塑料套管。 6.21 线束与带电体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表4所列数据。         线束与带电体之间的距离      表4
电压(kV)距离(mm)电压(kV)距离(mm)
0.5156.090
3.07510.0100
6.22 元件标号的字体应端正,字迹应清晰,内容符合图纸要求;粘贴部位应醒目,不应给导线或元器件、金属构件档住,并能清楚地指明是属于某一元件的。 6.23 端子排 6.23.1 端子排的始端必须装可标出单元名称的标记端子;末端装以档板。同一端子排不同安装单位间也要装标记端子,以便分隔。 6.23.2 每一安装单位的端子排的端子都要有标号,字迹必须端正清楚。 6.23.3 端子排必须写上顺序号,若不能写顺序号的必须每隔5档用漆涂上记号,以便查对。  
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         二次配线工艺守则编    号QC7.5-05-08
页    数共6页   第6页
6.23.4 端子排由于空间的限制安装困难时,可分二排或多排进行安装。 6.23.5 端子排安装时应注意槽板方向。横向安装时,应使端子不会向下拉出槽板;纵向安装时,应使端子不会向外拉出槽板。 6.23.6 每只端子接线螺钉只允许接一根导线,连接端子要用连接片,不接导线的螺钉也必须拧紧。          7 质量检验 7.1 检查所装电器元件及其附件是否安装牢固端正,是否符合电器元件之技术条件所规定的要求。 7.2 检查接头是否牢固、配线是否符合工艺要求并用对线灯检查接线是否正确。